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黄浦区表示,要推进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一网多处的实施,让更多的事情不见面就能处理。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去网站,我们应该“在一个窗口接受,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和“最多运行一次。”我们要继续进行“减证为民”的改革,不要让繁琐的证件在企业和群众之间来回折腾。
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进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导向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性开放,以高层次开放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如何评价区域商业环境?区域商业环境的真实状态是什么?如何通过系统的政策实现区域商业环境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3月7日,黄浦区召开媒体吹风会,发布了《黄浦区2018年综合商业环境发展报告》(以下简称《黄浦区商业环境白皮书》),通过第三方对区域商业环境的整体图景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发现差距,弥补不足,促进商业环境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持续优化。
会上,《黄埔扩大开放50条》同时发布。“扩大开放50条”的全称是“黄浦区实施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行动计划”,是黄浦区率先推进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重大专项举措。
“白皮书”展示了黄埔的整个商业环境
黄浦区发改委主任王怀表示,《黄浦区商业环境白皮书》的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135体系”,即“一条主线、三个原则、五个维度”。
一条主线,即与“国际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紧密相连的商业环境发展主线。三个原则:一是整合权威标准,与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权威指标体系充分衔接,突出外资、金融、城市服务等区域发展特色;二是突出需求导向,紧紧围绕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围绕吸引企业、企业落户和业务发展三个主要需求环节;第三,注重精准服务,注重企业的客观评价和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五个维度,包括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和宜居化,共有36个具体指标。
王怀表示,经过全面综合评价,黄埔“以改革促效益”、“以服务促经验”、“管理优环境”的工作导向取得积极成效,全区商业环境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为进一步推进经营环境改革的新要求,结合指标体系评价的具体结果,《白皮书》建议黄埔应重点加强区域经营环境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窗口建设、团队建设和机制建设,深化和巩固改革成果,不断提高改革质量,不断增强企业对经营环境改革的获取感和满意度,更好地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项目和优秀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50篇文章”继续推进对外开放
整个地区商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也给了黄埔加快对外开放的信心。黄埔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对外开放”一直是黄埔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经济特征。数据显示,外资经济已经占到黄埔经济的近50%。
据报道,此次推出的“黄埔扩大开放50条”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等四个方面。包括提高经济的开放性和促进市场因素的自由流动;提高金融要素集中度,增强金融品牌辐射能力;提高专业服务集中度,构建更加开放的高端服务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性,营造全面优化的经营环境。
“拓展开放50条”与黄埔目前关注的区域、行业和项目密切相关,体现了四个亮点:打造要素流动和配置的全球枢纽;扩大外滩金融品牌的示范效应;加快国际表演艺术项目落地生根;创造一个全面和最佳的商业环境。
以要素流配置的全球枢纽为例,随着去年底黄埔“城市银行清算”的揭牌,黄埔已有6个金融要素市场,占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一半(共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