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据黄浦区介绍,2019年,黄浦区将在垃圾分类的全闭环中采用更多的“技术+”模式,整合智能监控设备、车载gps设备、网格化管理等资源,实现配送、收集、运输、中转和处置“五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4月8日,“践行分类新风尚,打造美丽新黄浦”——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宣传周暨垃圾分类“七进”活动在淮海公园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2019年,黄埔将齐心协力打造连锁管理体系。
在活动现场,区领导向黄浦区生活垃圾宣传小组成员颁发证书,并向志愿者生活垃圾服务团队颁发旗帜,正式启动了2019年黄浦区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同日,“垃圾分类七步指南”和“垃圾分类科普工程”同时启动。
据了解,截至3月底,大浦桥、五里桥和半屿源路三条街道已实现居住区分类和绿色账户全覆盖;全区共有183,000个绿色账户,占全区总户数的83.2%。大浦桥街也入围了上海市首批“生活垃圾示范街镇”。
2019年,黄浦区将通过跨境整合建立双向监管机制,采用“技术+管理”模式,建立区、街、居三级“五”全过程监管体系。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在分类交付、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置等各种环节中共同努力。如果一个环节做得不好,垃圾分类工作就会被放弃。”黄浦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垃圾分类涉及环节多、管理链长的特点,黄浦区应建立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投放、收集、运输、中转和处置这五个环节相互衔接、相辅相成。
其中,在源头分类投放和收集方面,黄埔将开通监管举报平台,鼓励市民参与分类管理责任人对分类投放和分类驳运的监管,形成市民与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双向监管机制。
在分类运输和中转方面,采取了宣传收运时间、规范车辆标识等措施。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收运经营单位的监管,杜绝混装混运。对单位分类交付管理责任人,建立“第一次整改后通知收运,再次整改后通知收运,拒不收运,拒不整改的移交执法部门”的反制机制。对拒绝配合源头分类收集和分类驳运的物业企业,其分类管理责任的履行应当按照《条例》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依托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系统,加强生活垃圾质量控制,剔除分类质量不合格的垃圾,对多次混装混运严重的收运企业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在终端分类处理方面,黄埔将实现对终端处理企业的入厂垃圾进行自动质量监控和全追溯。建立以单位为导向、与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挂钩、适当奖惩的差别化生活垃圾收费制度。